文潮汇 >地图 >观后感 >

中国成就观后感

中国成就观后感(汇总16篇)

时间:2025-06-13 作者:文潮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看《辉煌中国》观后感3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1

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辉煌中国》的纪录片,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祖国的腾飞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一切得辉煌成就,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做不到的,活生生的现实印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但感触最深的还是《绿色家园》一集,密切联系着我们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和呼吸的空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过去都不敢想,现在实现了。

西方的工业化进程,科学机械化发展了,环境污染了。我们在力求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例如:伦敦的雾都,中国的雾霾,都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与大自然怎样才能和谐统一,取舍之间,考验的`是当家人的决心,勇气和担当。调查研究整、改、停、关一系列大动作,并提出了建设绿色家园,还百姓一片蓝天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到南水北调,天然气地下管道,小到所有建筑工地都覆盖着网布。北京城、乡居民全部采用了天然气电力供暖。再也闻不到煤气中的硫磺味,再也没有煤灰飘洒的尘埃。垃圾分类的规范管理,体现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已深入人心,并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

小区里绿树成荫,湖水荡漾,百花斗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感谢党的英明决策,指挥果断。

世上的任何事情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总有个别人把秩序打乱。例如:当雾霾出现的时候,就有人出来抱怨,可他照样去吃烧烤、照样乱丢垃圾、照样开车兜风,你是否想过这样的空气里,也有你制造的污染。

葱葱绿叶的树林茂盛喜人,可有的家长随手折下给自己的小孩玩耍,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行为给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点点污染。

潮白河是我们顺义的母亲河,为了治理河水的污染,国家每年往河里投放很多鲢鱼,那些鱼儿是河水的清道夫,抑制着河水里的微生物。可有的人总是不顾别人的劝说,一次次的挥动着手中的鱼竿。你想过没有,保卫母亲河的清澈,也有你的一份啊,别让这点私欲迷住眼睛。

将心比心,国家下这么大的决心,花费这么多的财力物力,动用这么多的人力来治理环境。哪一样不是替老百姓着想,哪一样不是为老百姓建设。

可喜的是,潮白河畔有一支老党员星火先锋护河队,小区内有垃圾分类指导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影响周围的群众,同一切污染环境,损人不利己的不良行为做斗争。当好保护环境的卫士,为祖国蓝天、母亲河的碧水,为了中国的辉煌,增添一份心意,增添一份干劲,增添一份责任。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2

看到87岁的袁隆平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我很感动,正是这些科学家的付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用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太了不起了。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每一个都是历史的路口,我们在一步步的努力中,实现发展的跨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同一条将亿万群众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在五年间变得更加坚实。

《辉煌中国》让我们砥砺前行的五年场景,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梦想。圆梦工程,举世称道。圆梦有我,奔向目标!看到日益强大的祖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祖国强大是我们最伟大的后盾,让我们更加有底气,尤其是身处国外的中国人,感受更加实在。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3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网……昨晚,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首集《圆梦工程》在央视播出,通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讲述了五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张张大网。

通过这次纪录片的观看,让人们了解到,科技创新的发展成果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变得如此发达,人们出门旅游十分方便,走南闯北带来诸多便利,也给诸多行业带来福利,旅游业、快递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业绩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交通条件发达带动中国经济收增长入。

今天的中国,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这五年,国人砥砺奋进,各行各业创造了很多不平凡的业绩。标志性的浩大工程,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中国制造”走向中高端,不再是简单的'加工衣服。高铁、核电成为中国的新名片,体现了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标志性的浩大工程,增进了国人的自豪感。

《圆梦工程》是砥砺奋进的五年,是真抓实干的五年,也是中国制造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的五年。古人云:德耀中华,而《圆梦工程》则智耀中华,充分展示出中国人的创造与不断进取精神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4

昨天在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最近热播的记录片《辉煌中国》,这部充满正能量的记录片全面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五年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取的成绩。

《圆梦工程》给我们拉开了感悟“辉煌力量”的序幕,我们将在《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中进一步感受古老中国在新世纪所蓬勃迸发的辉煌力量。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无不展现出了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的实力和辉煌成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时,整个世界不仅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更惊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速度。这些成就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由衷的发出“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感叹!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在这五年中都对这个国家发生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从遍布衣食住行几乎所有领域的快捷支付到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买遍世界的快递服务。在我们享受这一切便利的背后是无数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在中国梦的强大感召下,用智慧和汗水才得以实现的。

这五年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审时度势,奋发有为高瞻远瞩,从顶层设计开始就贯彻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为全体中国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全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在一步步把伟大的中国梦变成现实。

这五年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是我们每一个人用踏实的工作,创新的精神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中国的事情还是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坚定“四个自信”,上下同心,砥砺奋进,在实现中国复兴的伟大历史时刻中就有我们一份贡献。

这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惠及全体中国人,乃至世界的。发展是为了人民,这是我们党的根本使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只能靠发展来解决,现在的中国依然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没有回避,而是正视它,用不断改革、创新、包容、进取的精神去解决它们。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必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辉煌中国》像一声号角吹响了继续深化改革,继续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的新征程。它鼓舞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再创新辉煌。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5

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于近日在央视晚黄金时间播出,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纪录片《辉煌中国》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热络的百姓生活现场、让人感动的一线生产现场等,展示了中国五年来取得的的辉煌建设成就,展示了普通百姓的自豪感和获得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一切充分表明,今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这部纪录片,在形式上,更加接地气,以纪实手法拍摄,用讲故事的方式、用一系列数据来展示成就。从上千个成就案例中精选了65个故事、250个成就点位、采访了108个人物,还呈现了200组国家成就数据,这一组组数据,一福福图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时期激情拼搏的印记,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证明。我们要努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奉献给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6

日月如梭,时间总是按它的规律悄然运转。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辉煌中国》,这部纪录片记叙了中国的一个个庞大成就: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蓝鲸一号等。经过这个纪录片,我了解到了中国的农业与工业的展开水平,以至有些地域都能够运用机器人来替代人类中止机器的消费或农产品的培育,这都表现了中国的富强,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

记得在《辉煌中国》的一个片段里说到了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最后的'沉管衔接,每个沉管之间的距离,必需牢牢地控制在十几厘米的内,在这衔接沉管之前,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反重复复的检查了这最终的沉管。在衔接的过程中,有一大批的潜水员下水中止实时勘察,避免这最后的沉管有着任何的漏洞,随着离海底的距离越来越近,空中人员也越来越慌张,五米四米三米两米一米,随着衔接沉管的胜利,大家在指挥室里热烈喝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个衔接着香港,澳门,珠海的大桥终于能够通车了!

这不但表现了中国的富强,更凸显了中国的科技研发水平的高度,证明中国的科技研发水平是位于世界前列的。我为我们国度的科技水平感到无比的自豪,中国速度!中国科技!中国力气!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7

谈科技创新首先要指导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这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在人类社会中,做成一件事的条件无非是人、财、物。在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会组织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而科技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自然地结合、有效地结合,实现一种“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和谐状态。

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辉煌中国》中第二集《创新活力》就述说了中国自十八大召开以来,不断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人才强国战略,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台,空天、海工大型领域,芯片等尖端领域的不断创新,中国的创新动力源源不断,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党中央的科技创新、人才强国战略方针的出台,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到创新运动大团队,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水平;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8

在观看了辉煌中国第一季“圆梦工程”之后,我的内心是沸腾的,也许是祖国的力量太强大以至于我此刻血脉贲张。

天堑变通途,一座座中国桥,正为它赋予新时代的注解。丹昆特大桥,世界第一长桥。跨越公路、铁路、水路,打开了长三角经济要素流动的新通道。大胜关大桥,世界上设计时速最快的铁路大桥,京沪高铁的重要越江通道。北盘江大桥,相当于200层楼高,它连接起黔川滇三省交界最后一个高速公路断点。

一座座新颖奇特的现代桥梁,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新标志,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新版图。公路就是血脉,路越畅通经济就越紧密,人民越富裕,西部山区脱贫致富可少不了这个。厉害了我的国。下一步期待高铁贯通整个西部地区,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看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增强中国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党中央制定很多发展强国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上都制定了很多方针政策,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从过去的难解温饱变成如今的安居乐业,变化之大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惊叹。

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辉煌中国》,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史,第一集《圆梦工程》中道出了中国的发展不仅要为近期常态考虑,还要为长远做打算,不仅要为自己,更要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而努力奋斗。孙中山在过去就对中国的未来规划做了详细说明,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并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口,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发展电力事业......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觉得要想实现这一计划,步履维艰,艰苦卓绝。但在21世纪的今天,孙中山的规划理念已变成现实,甚至远远超越了当初的设想。

中国跨海大桥的建设,已是世界级的,可以说创造了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桥梁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隧道最长的港珠澳大桥就是其标志性建筑。

中国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也是世界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地理环境极度复杂的问题,但最终中国拥有了十分发达的交通网络,这离不开工程师和工人们的辛勤努力,胡麻岭隧道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隧道穿越一座水库和一条河流,还穿越第三系饱和富水粉细砂地层,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诸多安全隐患,施工进度深受影响,历经八年正式贯通,该项目被称为“头号重难点工程”。

在其他建筑行业,中国也有重大的突破,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工程师和工人的不懈努力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当然,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崛起,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这次纪录片的观看,让人们了解到,科技创新的发展成果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变得如此发达,人们出门旅游十分方便,走南闯北带来诸多便利,也给诸多行业带来福利,旅游业、快递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业绩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交通条件发达带动中国经济收增长入。

总的来说,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创新,在世界竞争中打下扎实基础,为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而努力奋斗。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10

《诗经》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这是小康的来源。而小康一词更是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逐年增强,大批的民生工程惠及了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让广大百姓对小康又有了新的期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要想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指导,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依靠党和国家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截止今年8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出台改革方案和文件1200多项,覆盖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保持改革的强势尽头至此,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各大领域的改革取得实际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依靠党员干部的实干,政策落实到位。“实干”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党员干部要以毛丰美、黄大年等优秀党员干部为学习典型,养成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沉下心来专注于自身的工作,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才能将工作做好,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好、落实好。实干精神亦体现在创新的工作方法上,将自己的才学融入到自身的工作中,在尊重老前辈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不损害党员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大胆、创造性开展工作,将工作做得得有特色、接地气、出实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加速小康进程。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具有不可估量的惊人力量。中国14亿人口,他们当中有很多“大国工匠”,用他们的毕生心血描绘全面小康的蓝图。十八大至今的五年时间,从网络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大数据,从空天领域、海工领域,再到参与大科学计划,中国人民的创新动力源源不竭,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体现,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党和国家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11

近日,观看了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这是一部让每个中国人充满自豪的纪录片,《圆梦工程》给我们拉开了感悟“辉煌力量”的序幕,又在《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和《开放中国》中开启一次次美丽的振奋人心的文艺旅行,让辉煌力量激荡我们全身。

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无不展现出了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的实力和辉煌成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时,整个世界不仅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更惊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速度。

中国经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终于又一次以 “主角”的身份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曾几度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指点江山,号令群雄;又几度沉沦,落后挨打,国家主权惨遭战争铁蹄的`践踏。重塑大国风范,中国人民等待这一刻,实在太久了!看着电视纪录片中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圆梦工程”铺展宏图,让人无不为之骄傲自豪,在这优异的成绩单中,人们找到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只有上下同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强。从《辉煌中国》感悟“辉煌力量”,辉煌力量激励我们辉煌前进,取得新的辉煌成就。辉煌中国,砥砺前行。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12

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通过一个个创新故事集中展现中国各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实力。全片共六集,分别是《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通过观看《圆梦工程》,纪录片显示,如今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中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中国又在引领全球支付体系迈入新时代,并成为一个用创新科技铸造起的时髦前沿、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国度。

片中列举了中国在多个领域的科技成就: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金额超过208万亿元人民币,世界第一;中国超级计算机已经站上技术制高点,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国产芯片;中国每年要产生300亿件快递包裹,智慧物流体系建设领先全球;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接近9万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智能工厂已遍布146个行业领域……一项项尖端创新,正不断拉伸人们对“顶配中国”的想象。

五年来,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从空天领域、海工领域,到芯片等尖端领域,再到参与大科学计划,中国的创新动力源源不竭,中国的创新人才也不断涌现。

一个个的圆梦工程,铺展宏图,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看完《辉煌中国》第一集《圆梦工程》之后,我感到十分震撼,从纪录片当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从人民眼中看到的中国辉煌,更加接地气,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深感振奋和自豪,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工作,解民忧、添民利,获得群众真心的拥护和信任。 五年来,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这是你我共筑的辉煌中国!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13

《辉煌中国》第一集“圆梦工程”展示了中国大地上的超级工程。

这么浩大的工程出自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之手。曾经,我们造不出汽车、拖拉机,就连火柴、肥皂等生活用品也要从国外进口,“洋火”“洋碱”的称谓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今天的中国,造出了让世人惊叹的超级工程。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是无法实现的。

桥、路、车、港、网、水、气、电,这些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会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港珠澳大桥等大桥建成,高铁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复兴号”动车组四个多小时就从北京到了上海,上网速度越来越快,一系列浩大工程的开展让人们感觉到了生活的变化。桥更宽了,路更通了,车更先进了,港口更高大上了,网络进入千家万户,水电气保障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孙中山先生提出《建国方略》,好多梦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今天的中国,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这五年,国人砥砺奋进,各行各业创造了很多不平凡的业绩。标志性的浩大工程,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中国制造”走向中高端,不再是简单的加工衣服。高铁、核电成为中国的新名片,体现了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标志性的浩大工程,增进了国人的自豪感。看这一集,人们会感慨,“厉害了,我的国”!厉害的是我的国,是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他们是超级工程的实施者,是圆梦工程的践行者。我们应当向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致敬,他们创造了这五年的辉煌成绩。

这五年,国人创造了很多辉煌,这些秀美的诗行是人们用心谱写的结果。辉煌属于过去,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前路漫漫,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每位国人都应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齐心协力谱写“辉煌中国”的更加秀美的诗行!

整整五十分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惊艳徐徐展开。

《辉煌中国》专题片第一章“圆梦工程”近日在央视一套播出,每个人,都看到自己心中的辉煌中国。当崭新的路、桥、车一一惊艳亮相,我们开始体悟到,中国在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不断焕发出攻坚克难的魄力、不畏艰险的勇气,与百折不挠的信念。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14

世界历史上不乏因发展失衡而使国家落入“陷阱”停滞不前的例子。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西方经济学中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横亘眼前。

如何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该篇讲述了中国制度展示了特有的优势,中国智慧创造了独特方案。

就扶贫攻坚而言,中国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都已被调动起来:财政扶贫,国家设立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2017年就超过860亿元人民币;交通扶贫,中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96万公里,99.9%的'乡镇都已通车;水利扶贫,贫困地区1亿多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0%。

至此其中旅游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等,使中国贫上千万的困户走上了致富路。在全国17.6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34300多家民营企业也参与了这场“扶贫”攻坚战,他们结对帮扶的对象覆盖了中国所有贫困村。

影片中提到,中国要在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这意味着平均每分钟要脱贫约20人。而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朝着更长远的社会协调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赞赏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现在的中国强有力的回归在新的历史起点,规划版图、谋划未来。从长江经济带,到京津冀一体化,再到萦绕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纪录片展现了中国一个个特色小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兴起。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我国正在践行着国家制度的本质要求。这宏大誓愿,是人类历史上温暖的一页。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15

9月19日晚,纪录片《辉煌中国》正式开播,项目部组织了全体员工进行观看,通过第一集《圆梦工程》我了解到我国的基础建设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这正是我国国力强盛,生产力先进的象征。

我国历史悠久,纵观历史长河,都不曾有过今天这样的盛景,这都是我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全方位与世界接轨,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让我国公民在世界各国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近五年的发展更是整个改革开放的缩影,似乎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幸福之中。

幸福就在我身边,就经常听自己的父亲讲这些年的变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十年代再到现如今,生活真的是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事实上不止他们,就连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年的变化,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更美好了。

在华丽28标,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真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成就观后感 篇16

《辉煌中国》是一部让每个中国人激动人心的纪录片,是一部让炎黄子孙充满自豪的纪录片,让人看后深受鼓舞。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无不展现出了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的实力和辉煌成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时,整个世界不仅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更惊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速度。用实力诠释着辉煌的力量!

辉煌力量是光辉灿烂的力量。朱德同志在《寄东北诸将》诗中写道:“勋业辉煌欣共举,名花灿烂喜连枝。”今天,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喷薄出一种光辉灿烂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坚定自信,这种力量昂扬精神,这种力量让我们更加信心百倍的走好我们自己的出彩人生,打造好我们的精彩事业。光辉灿烂的力量让我们的中国发展走向更加光辉灿烂。

这部纪录片,以纪实手法拍摄,用讲故事的方式、用一系列数据来展示成就。这是和前面播出的几部片子的最大区别。我们从上千个成就案例中,精选了65个故事、250个成就点位、采访了108个人物,还呈现了200组国家成就数据,使这部片子非常接地气、非常好看。在审片过程中,各方也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普遍认为让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组组数据,一福福图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时期激情拼搏的印记,是无数普通百姓品味喜悦拥抱幸福的刻,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证明。我们要努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奉献给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今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我们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年来,我们老百姓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昨天,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今天,我们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正在自豪的经历一场新的历史性飞跃,我们共同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

只有上下同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强。中国经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终于又一次以“主角”的身份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曾几度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指点江山,号令群雄;又几度沉沦,落后挨打,国家主权惨遭战争铁蹄的践踏。重塑大国风范,中国人民等待这一刻,实在太久了!一代代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为中国的伟大梦,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从《辉煌中国》感悟“辉煌力量”,辉煌力量激励我们辉煌前进,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本文来源:http://www.wenchaohui.com/guanhougan/5124.html